近日,河南省內黃縣東馬上村衛生室,村醫正熟練地核查驗收配送員剛送到的藥品:“利巴韋林注射液10盒、阿奇霉素注射液5盒……”配送員逗他:“數了幾十次,哪次錯了?”村醫笑呵呵地回答:“不會錯,電腦終歸是要比人腦好使。”配送員和村醫協作,談笑間,配送員用條碼掃描槍掃了一下墻上的條碼、配送箱上的條碼,剛送到的二十多種藥品的品名、規格、產地、價格、數量、配送單號等信息都已錄入到村衛生室的管理HIS系統。
在內黃縣,鄉村醫生只要在電腦上登錄采購平臺,點擊幾次鼠標,一周之內就會有專人把藥品送到衛生院門口。內黃縣衛生局局長趙明林說:“全縣532個行政村,每個村都已經有了信息化節點,藥品配送全部通過網絡實現,基藥配送和使用率達到100%。”
他介紹,內黃縣決心推進衛生信息化的初衷之一就是為了規范村醫的用藥,雖然國家出臺了基本藥物零差價的政策,但要真正把住藥品分銷源頭,實現村衛生室全部使用基本藥物很難。由于村衛生室點多、分散,配送成本高,村醫無藥可用或使用貴藥甚至是假藥、過期藥現象時有發生,不僅給村民的健康帶來巨大威脅,也嚴重影響了村衛生室的整體發展。“信息化是提高衛生管理能力的有效工具,更是衛生發展的趨勢,但是信息化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衛生行政部門要明確區域內的衛生發展目標,這樣才能讓信息化為目標服務,最終實現更優的衛生管理。”趙明林說。
據了解,從2010年開始,內黃縣衛生行政部門為全縣532所村衛生室架通了網絡,配齊了電腦、打印機和刷卡機等硬件設備,為信息化在村衛生室的使用奠定了基礎。2013年9月,內黃縣與華潤河南醫藥合作,以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的藥品采購、配送、使用、管理和結算、監管為主要內容,實施完成了內黃縣藥品供應鏈信息化管理系統、藥品統一編碼、統一信息維護,并對縣鄉藥房進行了智能化升級改造。實現了醫療、醫保、醫藥等管理部門與醫療機構、藥品配送企業的信息共享,方便了鄉鎮醫院、村衛生室購進藥品,及時滿足基層百姓的用藥需求。更重要的是藥品供應鏈信息化平臺的建立提升了管理部門的監管能力,規范了村衛生室的藥品購進渠道,從源頭上堵住了假、劣藥在基層市場的流通渠道,保障了百姓的用藥安全。
2014年第二季度統計,內黃縣鄉鎮衛生院次均門診費用35.7元,次均門診藥品所占費用18.56元;次均住院費用1117元,次均住院藥品所占費用424.5元;鄉鎮醫院次均住院費用、門診費用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信息化藥品供應鏈的運行保證了基本藥物制度在村衛生室的落實。內黃縣鄉、村兩級已全部實現了網上采購,全面使用基本藥物,一律實行“零差率”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