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大戰,拉卡拉意外中槍
離錢近的生意最好做,所以圍繞支付這一“真金白銀”的流通渠道,運營商、中國銀聯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等各大利益方的博弈始終火熱。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后,互聯網公司掌握了“多快好省”的終端與網絡工具,移動支付的天平逐漸傾向了互聯網公司。
在移動支付領域,拉卡拉布局很早,也有過幾乎要一統江湖的輝煌,可是那都已經成為往事。現在的移動支付市場早已經成為了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雙龍會,拉卡拉日漸被邊緣化,而且,隨著百度錢包在未來的發力,拉卡拉的探花地位恐怕也將在2015年失去。
互聯網上流行一個說法,A和B打架會把C打死。這確實是一個真理,在很多的競爭行業都得到了實踐。
以支付寶為例,阿里巴巴數據顯示,支付寶的實名用戶數已經超過3億,支付寶錢包的活躍用戶數超過1.9億。在過去三年,支付寶移動支付的比例從3%上升到了54%。2014年“雙12”促銷節,是阿里巴巴挺進線下的重要活動。據支付寶截至12月12日下午3點半的數據顯示,支付寶錢包全國總支付筆數已超過400萬筆。全國消費者買下了超過90萬個面包、100萬瓶牛奶、15萬個毛毛豆蛋糕、35萬個水餃、2萬個披薩、21萬個餛飩、5萬個甜筒和50萬包芒果干。這是只有土豪一擲千金才能收獲的數據,而拉卡拉顯然不具備。
資料顯示,拉卡拉前后進行過三輪融資,總資金規模約為2.45億元,這些錢不僅不能和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土豪相提并論,就是與這兩年風聲水起的一些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都無法比肩。
拉卡拉聲稱,生鮮小店已擴大到15萬個,根據業內人士的分析,拉卡拉鋪設終端的成本在每臺3000元左右,10萬個終端花費約在2~3億元,之前的融資幾乎是杯水車薪。如果僅僅靠拉卡拉自身的贏利積累和資金周轉,也肯定不可能維持太久。
沒有后臺就沒有平臺
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支付確實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沒有便捷的支付,就不會有成功的購買。拉卡拉前期正是憑借把pos機與互聯網結合,用線下傳統的刷卡方式解決網絡支付的問題而一炮打響,算是將互聯網的優勢接到線下并成功落地的先鋒。
不過,不管怎么重要,支付都還只是電子商務的一個環節。沒有支付,電子商務做不起來;而只有支付,電子商務也一樣做不起來。隨著電子商務越來越成熟,支付的手段越來越豐富和完善,依靠單純的支付來打天下已經不可能,即使是茍活都很難。
按照央行的規定,每筆收單交易的結算手續費只能按照交易金額的1%~4%收取,在此基礎上再根據7∶2∶1的比例分配。一般來說,發卡行拿手續費的70%,收單機構拿20%,清算機構即銀聯拿10%。
拉卡拉的主要收入一直來源于交易的手續費,也就是說,拉卡拉要爭搶的即是其中的20%。但是,因為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沖擊,這個費用日漸萎縮,即便是發卡行和銀聯也都已經自顧不暇,更不要說那些收單機構。
原理上看,支付寶可以免費,因為阿里巴巴有電商掙錢;微信支付可以免費,因為騰訊有游戲和增值業務支撐。拉卡拉一個僅僅做支付的交易平臺,當對手免費來襲,是沒有能力招架的。于是,有著互聯網基因的拉卡拉最終被互聯網公司的“降維攻擊”擊中,依靠收單來獲取利潤的模式已經基本快要煙消云散。
反觀對手,阿里巴巴對外傳遞的信息是,淘寶不再是簡單的商品銷售平臺,而是一個全方位的生活服務入口,而支付寶在移動支付領域的不斷完善和普及,也為線下商業的交易提供了一個更高效率的平臺。一個完整的生態圈就足以讓企業尋找到差異化的贏利模式,直接對沒有資源來應對的企業以毀滅性打擊。
當然,并非是拉卡拉沒有看到這樣的行業趨勢,而是缺乏足夠的應對資源。其實,也正是因為此,拉卡拉才不惜采取豪賭市場的辦法推進開店寶,爭取進入互聯網電子商務企業還立足未穩的社區O2O領域。只是,具有單純支付能力的拉卡拉在不接受任何電商外力的作用下去進入相關領域,確實有些力不從心。
從這一點上看,拉卡拉的未來最好和有實力的電商平臺走聯盟道路,否則很可能退隱江湖。
硬件掙錢不是平臺思維
拉卡拉一直屬于互聯網行業里的“硬”派,始終堅持要從硬件上獲利,這也符合小米雷軍系的一貫風格。可是,小米的智能手機與支付終端差別很大,分屬于個人消費品和商業企業兩個不同的領域。至今的手機市場仍然還是硬件掙錢一統天下,而支付卻早已經被免費占據主導。
當拉卡拉火熱興起的時候,智能手機才剛剛露出小荷尖尖角,獨立的終端是必須的,當然具有相當的市場空間,可如今的智能手機性能幾乎快要超過當年的電腦PC,手持終端毫無例外的都在智能終端化,拉卡拉的終端不再成為必要。
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的移動支付完全依賴智能手機,其主要承擔的是后臺的建設和軟件的升級,用戶智能手機上的支付僅僅是附加功能,甚至可以不分擔一點成本。拉卡拉的終端功能簡單,硬件有成本,且升級需要耗費資本和人力,這與軟件的升級差別是天上地下,維護成本和營銷費用的空間幾乎無法與支付寶錢包等相比。
以拉卡拉主推的社區電商“開店寶”為例,這款社區網購終端采用Android平臺,擁有8英寸電容觸摸屏,市場零售價2980元。如果是商戶購買,還需另交2000元的加盟費。即便按照拉卡拉的描述,這款終端不僅可以完成傳統POS機支付功能,還可以讓店主幫助顧客完成普通Pad在網上的下單功能,但僅限于單獨購買。
當然,由于金融的特殊性,央行在去年已經暫停了二維碼掃碼收單,這幾乎是給拉卡拉以最后的喘息機會。可在“雙12”活動中,支付寶已經將“槍口反轉”,依托智能手機用戶持有的靈活性進行反向掃碼支付,移動支付的空間被突破。何況,央行的管制時間也不會太長,留給拉卡拉的時間不多了。
拉卡拉是移動支付的先行軍,率先運用互聯網思維大大提高了線下支付的便利性,但是在時代的發展變化中沒有跟上步伐,也因為其專業化的局限性無法抵御來自互聯網巨頭生態群的集團沖擊,逐步被邊緣化是必然的結局。如果拉卡拉能夠果斷轉型或實現與大平臺的結合,從此構建可以抵御沖擊的支付場景,未來或仍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但一味地追逐還未到風口的社區O2O平臺,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走偏的場景支付
2014年末,拉卡拉推出“拉卡拉小店”,意在立足社區商業,搭建一個線下的類淘寶商業平臺。
拉卡拉小店基于其開店寶為終端,為周邊百余個社區小店提供進貨服務。根據拉卡拉官方的消息,拉卡拉社區商業將主要落地批發市場,一方面整合進銷存體系,為周邊的社區小店提供更多的進貨批發類的選擇;另一方面面向批發商,為批發市場提供互聯網平臺的渠道,增加其新的銷售通路。
在拉卡拉搭建的這個社區商業模式中,拉卡拉扮演兩個角色:支付工具和小批發商。
相較業內眾多實施O2O的企業,拉卡拉確實有明顯的優勢。從2005年拉卡拉創立以來,在線下近10年的耕耘,拉卡拉的終端在全國300個城市擁有100多萬個商戶,覆蓋了80%以上的社區。同時,依托其多年積累的社區商業數據,拉卡拉比其他的O2O企業更懂社區用戶的商業需求。
優勢是優勢,現實歸現實。哪怕是占據第三方支付市場絕對份額的支付寶,也從來沒宣稱過建立自己的平臺商業體系,更何況拉卡拉。拉卡拉的POS終端對于店主來說只是一個支付渠道而已,開店寶乃至拉卡拉小店只是一個店主進貨的渠道,對店主的幫助也僅僅是能將進貨的價格降低一些,進貨更便利一些,尚不能形成一個平臺體系下的商業模式。
在零售商業體系中,商家的關系是層層遞進的,商品從全國總代理、省級代理、地方批發商、小型批發商,再到最終的社區小店,這是一個完整的鏈條,一套成熟的商業形態。
對于拉卡拉小店來說,其扮演的僅僅是小型批發商的角色。至于“更低折扣、送貨上門”,這是每個小型批發商都可以做到的事。拉卡拉卻誤認為將社區商店連接在一起的自己,所做的是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期待著能通過自己的線下POS系統搭建類淘寶的線下商業平臺。
處于零售商業體系中間位置的拉卡拉小店,其集中采銷的行為不是為了整合社區商業,而是賺取中間差價的利潤。
移動支付最大的命門是應用場景。在剛過去的一年中,第三方支付市場最大的變動就是線下支付市場的拓展。將線下傳統的支付行為向移動互聯網轉移,成為了第三方支付擴展份額的最佳途徑。
去年以來,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一直在不斷地拓展線下應用場景。微信支付通過去年的驚艷之作——微信紅包,搶了支付寶不少份額,又通過滴滴打車的車費支付不停蠶食移動支付市場。與此同時,支付寶錢包除了快的打車的車費支付,更通過聲波支付、掃碼支付進入了便利店、百貨商場和自助售貨機等應用場景,開始搶奪拉卡拉支付的大本營市場。雙方都知道,誰先在線下搭建自己的應用場景,誰就贏得了市場。
然而,擁有百萬個社區合作商家的拉卡拉,本有著搭建移動支付最佳應用場景的機會,結果卻反而停滯不前,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在移動支付大行其道的今天,拉卡拉已經慢了一大步,其2012年的手機刷卡器——考拉,成了制約其發展移動支付最大的門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切都在變輕、變快,用外設硬件來打通移動支付本就不討巧,額外的硬件對用戶來說,反而增加了其支付的成本。手機刷卡器成為了拉卡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產品,更限制了拉卡拉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步伐。
也許,孫陶然應該做的就是徹底放棄手機刷卡器,專心做好移動支付,聚合其線下的數百萬個合作的社區商業資源,利用社區商店支付,搭建屬于拉卡拉自己的應用場景。
社區商店本來就是最好的移動支付應用場景,社區商店支撐了中國城鎮社區最主要的生活消費力,每天都有數以千萬計的社區居民在商店進行消費,這些消費行為頻次高,覆蓋生活面廣、覆蓋居民層次多,如果能將這部分居民轉變為拉卡拉移動支付的用戶,這不僅僅是拉卡拉在移動支付份額上的增長,更是一種移動支付長期習慣的培養。忠實用戶加市場份額,拉卡拉拿下了移動支付市場,對其后續的商業發展豈不是更有機會?
總體來說,社區商業的機會很多,但對于拉卡拉來說,其當前依靠拉卡拉小店建立的社區商業平臺并沒有抓住社區商業的痛點,如何在移動支付大行其道的今天抓住機會,才應該是拉卡拉要做的事情。做平臺這件事,本就不是做支付的拉卡拉應該做的,在任何領域,做服務商的成功機會永遠都大于做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