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現需要虛假交易
支付寶業務似乎已經壟斷了整個網銀市場,盡管央行叫停了虛擬信用卡,但電商并沒有放棄賒購這塊“大蛋糕”,支付寶推出了“螞蟻花唄”產品,同時“京東白條”“蘇寧任性付”也開始上線。“花唄”更是走出淘寶系,接入了唯品會、亞馬遜、大眾點評、當當網等40多家電商平臺,覆蓋大多數主流電商。
螞蟻金服曾明確表示,“花唄”不能用于套現,但通過網絡搜索,可以發現很多提供套現業務的商家,這些商家收取的手續費,從3%到10%不等,手續費最高的是“京東白條”套現,高達18%到30%。
它們都是通過什么方式實現套現的?其實不論是銀行信用卡套現還是虛擬信用卡套現,實質都是通過虛假交易,利用的都是信用卡特有的信用額度及免息期。具體來講,發卡銀行會給信用卡相應額度的預付款,同時確定在免息期內還款的話不計算利息。但是,這個預付款只能用來消費,銀行不提倡你換成現金取出來,當你到ATM機上用信用卡取現的時候,你只能取出占額度50%的現金,且要收取提現手續費,并按天計算利息。對于急用錢又不愿支付高額利息的用戶來說,就要想方設法支取信用額度內的現金,這就催生了信用卡套現鏈條。
通常,提供套現業務的商家通過虛假交易來實現套現。傳統交易中一般是通過個人POS機實現,相對而言,網絡交易要比傳統交易更具隱蔽性,完成虛假交易更加容易,這也使得“花唄”等虛擬信用卡的套現市場更加廣泛。在可以使用“花唄”的商鋪,買家與賣家相互串通,通過空買空賣的方式即可實現套現。淘寶網對有套現傾向的商家,例如對圖片有套現字樣,單量大但評價少的商戶,或者無理由的銷量暴漲商戶等進行嚴格篩查,關掉了很多違規商戶。
“花唄”套現是一種違約
無論是銀行信用卡還是“花唄”,持卡人或“花唄”注冊人與發卡銀行或支付寶平臺之間都簽訂有民事合同,約定持卡人進行真實交易,通過虛假交易進行套現的行為,很明顯違背了當時簽訂的合同,持卡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發卡銀行或支付寶平臺可追究持卡人的民事違約責任。一般來講,信用卡套現如果不超出一定限度范圍,未給銀行造成大的經濟損失,在民事領域即可解決問題,如果動輒追究持卡人的刑事責任,會造成信用卡客戶的大量流失。
與此同時,支付寶平臺及電商平臺應當承擔監管責任,嚴格注冊條件,嚴格授信額度提升程序,認真審查“花唄”注冊人的信用等級,及時篩查可能存在違規套現的商戶,避免虛擬信用卡套現。
和信用卡非法套現同樣論罪
套現向來是消費信貸的副產品,無論“花唄”“白條”還是“任性付”,都難以避免出現套現的情況。與銀行信用卡虛假交易套現一樣,這種套現方式同樣違法,因其嚴重擾亂金融秩序,將涉嫌非法經營罪。如果套現后不能及時還款,還會涉嫌信用卡詐騙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225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處罰。”
信用卡套現的本質特征,就是通過欺騙方式將信用卡內授信額度直接轉化為現金套取出來。該司法解釋的出臺對信用卡套現行為有了明確的規定。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實施信用卡套現行為,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25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10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25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信用卡套現實現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196條的規定,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花唄”“白條”“任性付”等虛擬信用卡不同于銀行信用卡,但其有別之處僅在于免息期、分期費率、逾期還款利息等方面,二者的實質都是擁有一定的授信額度,并可預支消費。通過虛擬信用卡實現套現,僅僅是行為方式的不同,在套現過程中引入了第三方支付平臺,行為實質卻是一樣的。因此,虛擬信用卡套現同樣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將構成犯罪。
“花唄”套現小心被騙
信用卡套現對急用錢的用戶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誘惑。要想實現套現,就要產生一筆虛假交易,套現者需要負擔高低不等的手續費。但更重要的是,專門提供套現服務的公司、個人或商戶,可能在虛假交易進行完之后一走了之,這就可能造成套現者被騙。尤其是在網絡購物中,買賣雙方互不見面,身份難以確定,一些商戶將需要套現者拉入微信群中,群中可能潛水一些托兒,哄抬氣氛,當買家用“花唄”支付后,商戶可能拒不退貨,更有甚者可能棄店跑路從此消失,這就使得買家付款難以追回。
另外,在虛擬信用卡實現套現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商戶會要求買家提供詳細的個人信息,用于套現現金的轉入,這就有可能造成個人銀行卡信息泄露。因此,對于“花唄”等虛擬信用卡套現不要輕易相信,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