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風靡一時的智能生態模式,隨著尚未解局的“樂視困境”,受到來自市場與用戶的多重質疑。而取法線下,落到實地的“達寶恩”,則發力智能硬件體驗、推廣、銷售網絡,整合代工供應鏈,提供資金與孵化服務,讓更多智能產品實現了商業變現。
文/商界評論記者侯了
最近幾年,智能硬件風潮興起,由概念化逐步走向商業化,并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數據顯示,2016年智能硬件市場增速達到21.2%,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人民幣。蛋糕看上去很大,吃到的人卻很少。截止2015年末,中國完成A輪融資的智能硬件公司接近300家,但完成B輪融資的僅20家,90%的初創公司停滯不前。供應鏈、渠道,是橫在智能硬件創業路上的兩座大山。
而曾風靡一時的智能生態模式,則隨著尚未解局的“樂視困境”,受到來自市場與用戶的多重質疑。與樂視取輕,構建互聯網故事的思路不同,達寶恩則為智能硬件提供體驗及銷售網絡,代工廠和供應鏈,同時融匯資本與孵化服務。取法線下,落到實地的“達寶恩”,讓更多智能產品實現了商業變現。
打通銷售渠道
眾所周知,智能硬件屬于非剛需產品,想要給用戶最好的體驗,建立遍布全國的線下實體店是最直觀的。但現實的情況卻是,大部分智能硬件企業都是初創團隊,資金有限、缺乏經驗,開設實體店不太現實。因此,如今大部分的智能硬件企業都將電商作為主要的銷售渠道,寄希望于通過互聯網營銷打造爆款。
可就在今年4月,紅極一時的京東智能頻道突然被京東從首頁上撤了下來。在這上面曾覆蓋了42個品類,上千款產品,其中不乏佳明、大疆等一線品牌。如此龐大的電商流量仍然轉化不了銷量,據了解,曾有一款產品在京東智能眾籌期間獲得了2000萬的點擊流量,最后卻只賣出了500臺,轉化率低至4萬分之一。
新潮炫酷的外表、強大的功能疊加只是營銷賣點,良好的體驗才是打動用戶購買的核心。消費者在線上只能看到冷冰冰的數據參數及圖片,產品設計者只能通過幾句簡短的評價了解用戶反饋,沒有互動,談不上體驗、說不上升級。
智能音響、手環、無人機……達寶恩所做的,就是將這些創新產品聚集起來,并根據門店輻射區域的不同進行展示、售賣。鄰近社區的門店以生活用品為主,位于商業中心的門店則側重于新奇、好玩。不過,達寶恩將智能硬件的范圍進行了拓展,只要是可以改善用戶生活品質的產品,都將其納入囊中。比如,VR虛擬現實頭盔、8軸無人飛行器、臻絡智能水杯、冰箱除味器等。
目前,達寶恩在全國18個城市開設了26家門店,單店SKU近800,涉及健康醫療、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創新產品、女性、兒童共6個品類,預計到明年,門店數量將達突破100家。有了這個展示窗口,企業便可以投入少量成本實現門店銷售,一舉解決之前體驗難的問題。通過多種渠道,達寶恩最大化幫助上游廠家打開產品銷路,進而實現廠家資金的快速回籠。
鏈接供應鏈兩端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站會員、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