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召集各大銀行,召開了關于外幣單標卡及雙標卡發行管理的會議。其中一項議程就是發行流通了14年的“中國銀聯+境外卡組織”雙標銀行卡,被確定將不能再發新產品,正在使用的雙標卡還可以正常使用,到期后需要被單標卡所替代。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大部分銀行還在發行雙標信用卡,但僅限磁條卡,新發行的芯片信用卡已經幾乎全部變為單一銀聯或單一境外卡組織標識的信用卡。今后,曾經風光一時的雙標卡將逐漸退出中國信用卡的歷史舞臺。
單標卡
逐步代替雙標卡
市民王先生持有的一張工銀牡丹人民幣、美元雙幣種信用卡今年8月份到期,他向銀行申請換卡。結果銀行給他寄來了一套兩張卡,一張是萬事達卡,卡號以55開頭,另一張是銀聯卡,卡號以62開頭。銀行客服告訴他,兩張卡仍共享一個額度,萬事達卡刷美元、銀聯卡刷人民幣;消費后無論是用網銀、ATM還是支付寶、微信還款,只需給一個卡號還款就可以了。王先生很納悶:原來萬事達和銀聯兩個標識在一張卡上,境內境外消費只帶一張卡就可以,現在為什么要變成兩張卡呢?這不是又多出保管一張卡片的麻煩么?
隨后,王先生詢問了多家銀行是否還有雙標卡,結果發現,工行、農行已經全面取消雙標信用卡的發行,都改為發行單標套卡,即用戶收到兩張卡片,一張帶有銀聯標識,一張帶有Visa、萬事達、JCB、美國運通等境外卡組織的標識。持卡人現有的雙標卡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建行、交行、興業、中信和招商銀行等仍然可以申請雙標卡,但是僅限于雙標磁條卡。消費者要想申請安全性更高的芯片卡,則只能選擇單標。
記者了解到,盡管監管部門此前沒有發過文件叫停雙標卡,但實際上單標卡取代雙標卡這項工作已經默默開展好幾年。換成單標卡后,持卡人在國內仍然可以使用銀聯標準卡消費,并且由于換發的銀聯標準卡必須是芯片卡,從技術角度看,不易被復制,被盜刷的機會更小,還支持非接觸式小額支付,可應用于超市、公交、高速收費等領域。在國外,持卡人則需要攜帶兩張銀行卡進行消費,使用銀聯標準卡走銀聯通道進行支付,或使用境外卡組織的外幣卡走國際卡組織通道進行支付。換句話說,消費者增加了多帶一張卡的不便,但支付時有了更多選擇也更加安全。
雙標卡
具有中國特色
雙標卡究竟是怎么來的?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辦公室戰略規劃高級經理盛夏在2015年12月發表的一篇文章《雙標卡的前世今生》中介紹,雙標卡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時代產物,或者更準確地說,雙標卡是中國銀聯在誕生初期與境外卡組織合作的“蜜月期”產物。
早在20世紀80年代,Visa、萬事達、JCB等國際卡組織相繼進入中國,但是我國的銀行卡清算市場一直未向這些國際卡組織開放。2002年中國銀聯正式成立,并成為Visa、萬事達國際銀行卡組織的成員。同年12月,招商銀行發行了中國銀聯與萬事達卡合作的雙幣卡,我國首張雙標卡由此誕生。
對于境外卡組織來說,我國政府對銀行卡清算市場的管制使其無法在中國境內從事人民幣銀行卡清算業務。要想打開中國銀行卡市場,獲得中國持卡人群體,就必須借助中國銀聯的清算通道。而對于中國銀聯而言,在成立初期需要借助境外卡組織的幫助快速成長。從2003年初開始,在中國銀聯與Visa、萬事達卡等國際卡組織的合力推動下,我國發行了大量的雙標卡。
需要指出的是,雙標卡與雙幣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雙幣卡是指同時擁有人民幣和外幣兩個幣種結算賬戶的銀行卡,它可以是雙標雙幣卡,也可以是單標雙幣卡。如工行、中行都發行過Visa單標雙幣卡,具有人民幣和美元兩種結算賬戶,只能在工行、中行或貼有Visa標識的POS終端受理,不能走銀聯通道進行結算,所以單標雙幣卡發行量較少。
雙標卡的
歸屬之爭
細心的持卡人可能會發現,雙標卡的卡號大多以“3”、“4”或“5”開頭,并不是以銀聯的BIN號“62”開頭。這就意味著,雙標卡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和歸屬權并不是中國銀聯,而是境外卡組織。當銀聯為62開頭的信用卡推出優惠活動時,雙標卡并不能參加。
自2005年開始,中國銀聯通過與國外當地卡組織或當地銀行簽約“協議收單”的方式進行海外市場的擴張,國際業務高速發展。雙標卡讓王先生這樣的中國持卡人在境外消費時十分便利。但雙標卡在國內仍然是要求統一走銀聯通道,這樣的情況使得國際卡組織和中國銀聯的矛盾日益激化。
面對與中國銀聯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以及在中國市場的失利,Visa于2010年6月發聲, 停止使用中國銀聯的支付系統來處理“Visa+銀聯”聯合品牌卡的國際交易,即金融機構必須通過Visa的支付系統來處理上述銀行卡在中國境外的國際交易,不遵守的機構要予以重罰。中國銀聯也通知國內各商業銀行暫停Visa雙標卡的發行,只允許其發行Visa單標卡。
從2012年末開始,各商業銀行陸續開展了磁條卡升級為芯片卡的工作。但由于芯片卡采用的PBOC標準與EMV標準(Visa與萬事達卡聯合制定的國際銀行芯片卡技術標準)的不同,受理芯片卡的POS終端只支持單一結算通道和標識的信用卡。因此不能把兩種芯片放在一張卡上,原來雙標卡的卡號也不再沿用。
盛夏指出:“可以說,雙標卡的產生是中國銀聯與國際卡組織對利益追逐的結果,而對雙標卡市場的爭奪也是雙方對利益的爭奪。中國銀聯不甘心國際卡組織利用雙標卡爭奪國內用戶、占用銀聯網絡,對其來說這是倒貼錢的合作;國際卡組織則惱火中國銀聯搶奪了其在境外市場的資源。”
今后出國
該辦幾張卡?
現在,王先生還是十分懷念擁有雙標卡的日子。他略帶抱怨地向記者表示:“原來我的錢包里只有兩張信用卡,都是雙標卡。一張是銀聯和萬事達,一張是銀聯和Visa,兩張卡我都用5年了,無論在國內和國外,出行和購物只要這兩張信用卡,甚至只帶一張卡就全能解決,真的非常方便。今后要變成四張卡,錢包卡位都不夠用了,必須得換成長錢包不說,還要記著四個不同的卡號,一下子不太習慣。”
支付領域資深研究人士陸金華介紹,雙標卡曾為中國信用卡市場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2003年到2005年,招行在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內,雙幣卡的發卡量就突破100萬張,創下了業界奇跡。之后國內各大銀行紛紛效仿推出了各自的雙標卡,具有國情特點的雙標卡開創一個神話時代。近年來,隨著國內信用卡的芯片化遷移,各大卡組織爭相為自己的單標卡推出優惠活動,更是直接排斥了雙標卡。此時央行正式提出停發雙標卡只是加速了它的終結而已,即使沒有央行的助推,各家銀行和卡組織早晚也會徹底拋棄雙標卡,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那么,今后咱老百姓出國究竟該辦幾張卡?辦什么樣的卡呢?陸金華建議,至少應該辦三張單標卡——一張銀聯、一張Visa、一張萬事達,其中最好有一張是“全幣種”。“所謂全幣種卡,是指在國外跨幣種消費時,卡片不再收取貨幣兌換費。很多人誤以為,全幣種卡就是在日本消費記賬日元,在歐洲消費記賬歐元,在泰國記賬用泰銖,但事實并不是這樣。所謂全幣卡大多數是美元和人民幣記賬的。若是萬事達單標全幣種卡,境外消費無論是日元、歐元還是泰銖,都會轉換成美元賬單。若是銀聯單標全幣種卡,境外消費通常會直接轉換成人民幣賬單。現在各銀行卡組織為了促銷,無論哪種單標卡,都是沒有貨幣轉換手續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