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評圖書:《我的零售人生:鈴木敏文自傳》,(日)鈴木敏文 著,袁淼 譯,中信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日本著名企業家鈴木敏文,是日本7&I控股公司、伊藤洋華堂、日本7-11等公司的董事長與CEO,還曾擔任日本中央大學理事長。《我的零售人生:鈴木敏文自傳》即是他本人對30歲進入伊藤洋華堂之后,數十年事業發展的系統回顧。全書由作者媒體專欄文章整理、補充而成,充分體現出清晰、簡單、樸實的文風,以及其內斂的個人性格。
但這個書名,實在有些平淡。將工作生涯奉獻給商品零售事業,能不能稱為“零售人生”?恐怕是可以的吧?也就是說,《我的零售人生:鈴木敏文自傳》的中文版名字,很可能誤導一般讀者,將之理解為商業零售業領域中,一位可能比較優秀的企業家,在即將遠離權柄、媒體關注、支配力之前,有意評功擺好而梳理出的個人總結——如果真是這樣,那么讀者有什么理由花上幾十元,買下此書來欣賞一個老頭子的擺譜呢?
鈴木敏文不是一個傳統型的零售業經營高手,他最擅長的,是完成行業規則和習慣的重新組合,打破行業舊有經營方式和盈利模式,以心理學而非管理、營銷知識來指導銷售事務。他所做出的成績,不僅是當今消費者從商業形態上可見的、大獲成功的伊藤洋華堂和7-11便利店,而且在于創新了中高端購物商場與連鎖便利店模式。
首先以7-11便利店為例,這家連鎖品牌本來發源于美國,有著一套適應美國消費者需求的指南體系,時任伊藤洋華堂董事的鈴木敏文在美國出差時發現這種零售業態后,敏銳洞察到,其存在可以解除大型超市與地方小商店非此即彼的矛盾關系。于是,鈴木敏文力排眾議,在伊藤洋華堂總部多數人不看好的情形下,自行籌集了一半的啟動資金,以購買特許經營權的形式,將7-11便利店品牌引入日本。引入后,鈴木敏文發現美國7-11連鎖服務模式在日本無法適用,又自行研究編制了迎合最挑剔的日本消費者的便利店經營方案,方案內容包括每日出售定制的新鮮面包、飯團、便當、風味小食品,以極大的韌性和耐性說服配送企業、品牌供應商改變供應模式。
鈴木敏文在經營日本7-11時,敏銳洞察到信息系統化的技術應用趨勢,建立了世界第一套連鎖店訂貨信息化系統,使訂貨從傳統手寫方式,變身為通過終端機掃描條形碼進行處理的先進方法。在此基礎上,鈴木敏文還進一步引入POS系統,提高銷售效率,并再度完成“全球首創”,使之活用到對銷售數據的細化分析、改進供銷存領域。鈴木敏文還主導日本7-11,在外包概念還沒得到推廣的1970年代,就進行了全面的外部委托經營。
在負責日本7-11經營的同時,鈴木敏文仍擔任伊藤洋華堂執行董事,他將前一方面經營體會而形成的“零售企業單品管理”思想,用于對中高端購物商場的改革操作,一舉使伊藤洋華堂真正實現了從賣方市場經營思想到尊重顧客、符合買方市場經營規律的過渡。當2008年經濟危機深刻影響到日本消費者生活水平、支付力的時候,伊藤洋華堂推出了體現與顧客需求同感共鳴、智能經營的折扣廣場,其經營大獲成功。
在7-11品牌持有者美國南方公司陷入困境后,鈴木敏文不但主導收購了南方公司,而且成功地將日式經營思想、“單品管理”原則應用到在美國的7-11便利店。
當伊藤洋華堂和7-11便利店品牌引入到中國內地市場后,鈴木敏文還果斷推動經營團隊和經營模式的雙重本地化。
鈴木敏文及其團隊都曾自嘲為,對零售一無所知的“門外漢”,但就是這樣一個、一批門外漢,卻改寫了零售業的行業規則、業態、經營模式、盈利法則。他有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非常值得中國的商業研究者、實踐者思考,“我至今都認為零售企業需要足夠的靈活——朝令夕改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