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銀漏洞說白了就是收銀員有這樣那樣的損公肥私(包括家人)行為,將本不屬于自己的錢據為己有,超市方卻又無法做到真正的控制。收銀漏洞這樣的行為放任下去,必將導致此超市內盜成風,所有有利益關系的人捆成一團,遺患無窮。這不是危言聳聽,我是親眼見到過的了。內盜者越做越大膽,不少員工不滿足于盜竊商品,與收銀員直接用人民幣分贓操作,結果一個才幾十人的超市,不少分收入大過店長或經理了,這時候你千萬別以為日結的時候長短款會同個人賠就了事哦。好了,轉入正題,下面就收銀漏洞的幾種常見方式略作分析:
方式一:漏掃商品
這是最常見的情況了,但漏掃商品僅有不超過5%的部分進入個人腰包。畢竟這個行業人員的流動性大,而且收銀工作近于枯燥無聊,不少新員工和有點油了的老員工、注意力不集中的員工,都有可能出現漏掃商品的現象,因為是漏掃,只要顧客付款金額與電腦顯示的金額一致,就絕對不會出現此單的長短款,只是漏掃的這部分商品不明不白地流失了。這樣的流失,如果出現在實行月度盤點的超市,那我們的主管和部門員工一起來賠償就有點冤了,當然,這并不能說出口處有防損員就以為萬事不管的,你去看一下那不少超市守出口的防損崗位,基本上只是機械地收票蓋下章(或劃個記號)就了事,不信你去自己超市的出口防損崗位,看到他收票放顧客出門看只要問一下剛才的顧客買了多少樣東西,看看有沒有人能說出來就知道了,所以防損工作不只是防損員的事。另一種情況就是故意漏掃了,那樣的情況下收銀員得在事后想法轉移余款,因為這時她比哪個都明白電腦那里顯示的長短款可是要自己掏錢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紅牛5元一聽,一個顧客買了20聽共100元,她收人家100元,可輸數量的時候只打進去18聽,另10元不就沒了嗎?別以為顧客都會來查,因為這樣的收銀員不會傻到掃一聽商品而去輸個數量20的,小票上一定會顯示至少5條商品信息,讓人沒空去對(對老太太一定不敢這樣的),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是從家人開始的,一家人少付點錢嘛。一個5口之家一天的伙食開支居然都能花不到10元搞定啊,還不少魚和肉的呢。
方式二:高價低入
某日有點閑情,調平時很少看的收銀數據看一下,發現一個很特別的商品名稱及數據,顯示玩具a,7 元,伴隨那單銷售記錄的還有一床電熱毯(那可是南方的6月份啊)。當時納悶,咋還有如此名稱的商品資料沒有清理,轉而問電腦部主管,玩具a是什么東西,答復居然是開業一年后的時候對玩具做過一次清場處理的,屬當時編的均價碼,后來一直沒有人管它至少有兩年沒用了,便不得不西服那些專心鉆研“學問”的收銀員了,這么遠的歷史都能研究出來。迅速調出對應那臺收銀機的錄像,錄像里顯示那顧客買了兩個單價為35元一個的玩具、一個砧板、一把菜刀、外加一堆其他商品,剛才說了玩具是有那玩具a的記錄的,砧板菜刀是沒記錄,至少電熱毯也沒見著了,初步估算全單應收為不低于250元,可那單實收才118元啊,光玩具一項就不見了63元了。因為不少是手輸碼的,防損員也只能說看到每一個好像收銀員都有拿在手里輸過了,也給了不少錢的,其他的全推不知道了。這一單夠暈的了,當然按事實做處理了,那些沒這樣查出來的呢(要知道查數據的工程量不小哦),夠不少老板們嚇的了,此情況暫列第二了。
方式三:偷梁換柱
這類事件在非食品特別是家雜區最甚,各位看看你們家雜區的商品命名,幾乎同名或是雷同的商品應該不少吧,拿上一堆標價簽或是名稱,隨便抓一個不是很熟悉那個區域的員工去問一下,看一下有幾個能知道是什么東西,能不能名品和商品形成印象中的關連。再拿個簡單的類別吧,看一下針織類的毛巾系列,拿一堆商品過來,相信沒有幾個人能說出哪種多少錢,哪種貴點,連基本的印象都沒有,難道你還能要求區域的員工對每一件有顧客需要的商品全跟要收銀臺去確認一次,看著人家買完單?其他的如砧板、菜刀、杯子等家雜商品就更加了,將高價商品按另一個低價同類商品的店內碼入電腦收銀,一件差價就讓你嚇一跳了。那時你才會驚呼,原來以為容易被調換的其他商品如牙膏早就屬小兒科的把戲了。
方式四:頻繁取消
這個方法算上點高智商的了,也是最難發現的,將作重點講述。頻繁取消顧客所購物商品,在前一個顧客大額買單沒要電腦小票的空檔,將此單掛起,再隨便打個如捧捧糖之類小商品,直接點收銀,當著你的監控攝像頭將小票取下來撕掉丟垃圾筒。不管是錄像還是防損或別人,乍一看去,她是打了小票出來的,只是顧客沒要,于是撕了丟垃圾筒了。請注意,在顧客離開后,雖然用小商品出票了,但前一單仍處于掛單狀態,她再調出來,對部分商品進行取消操作(當然有的如果有全單取消的權限也許會被全單取消掉了),最后才按收銀結帳,這樣她便能迅速地算出錢箱里有多少錢是自己的了,找個機會拿出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