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卡工程利國惠民、構建和諧
國家金卡工程近況
金卡工程是我國信息化建設的四個起步工程之一,1993年,它以電子貨幣銀行卡等各類卡基應用為重點啟動實施,涉及國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直接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技術支撐,是一項跨部門、跨地區、跨世紀的龐大社會系統工程,也是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18年來金卡工程建設始終得到國家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大力支持和直接指導;參與金卡工程建設的20多個部門和30多個試點城市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使金卡工程建設與時俱進,順應全球技術進步與社會發展大趨勢,從銀行卡、智能卡(多功能卡)到物聯網RFID的典型應用邁出了三大步,始終引領我國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設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取得了重要進展,成效卓著。
金卡工程從電子貨幣銀行卡應用起步,迅速擴大到各類智能IC卡的廣泛應用,2004年又率先啟動了物聯網重要感知技術RFID應用試點工作,始終堅持科學發展,努力在實踐中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信息化發展之路。
2009至2010年是金卡工程承前啟后,貫徹落實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頒布的《國家金卡工程(2008-2013年)發展規劃》的關鍵一年。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社會大環境,銀行卡應用努力化解風險、加強安全監管,芯片化進程明顯加快,促進了技術創新與結構調整,推動著金融IC卡與各大行業及地方IC卡應用的結合,為實現“一卡多用”做出了積極貢獻。
銀行卡應用推動著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
金卡工程首先以電子貨幣應用起步,促進了銀行卡產業的發展,推動著中國金融業的改革與信息化進程。截至2009年底,中國銀行業統一標識的銀聯卡發行總量達22億張。國內受理銀行卡的聯網商戶達156.7萬戶,累計安裝聯網pos機具240.8萬臺,聯網ATM機19.7萬臺,一個規模化的銀行卡受理網絡在中國已經形成。隨著聯網通用的不斷深化和受理環境的不斷改善,銀行卡交易額快速增長。2009年全國銀行卡跨行交易額達7.7萬億元,是2001年的84倍。銀行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從2001年的2.7%上升到2009年的30%,京、滬、粵等城市超過50%。
國際受理網絡建設加快推進,2009年新開通了32個國家、截至目前我國銀聯卡可在境外84個國家和地區受理業務;已有8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家金融機構在境外發行當地貨幣的銀聯標準卡。2009年新增銀聯標準卡4.2億張,公務卡發行350萬張。金卡工程積極支持銀行卡應用不斷創新支付業務,基于銀行卡的手機支付、互聯網支付、固定電話支付和數字機頂盒支付等電子支付工具進一步普及,不僅方便了持卡人,同時使我國逐漸變成非現金國家,有力地推動著我國金融業的改革與信息化發展。
智能IC卡應用利國惠民
中國金卡工程的啟動實施,促進了各類卡基應用,目前23個部門、行業,30多個試點城市參與國家金卡工程建設。智能IC卡已在我國電信、社會保障、公安、稅務、交通、城鄉建設及公用事業、醫療衛生、海關石油石化、組織機構代碼管理各行各業及社會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直接惠及百姓,可謂無所不在。我國智能IC卡發卡總量已達70多億張。特別是電信智能卡、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非接觸IC卡)、勞動社會保障卡,各種公用事業收費卡和智能交通卡、醫療衛生卡、加油卡、旅游卡等行業性IC卡應用及試點城市“一卡通”工程建設不斷深入,我國IC卡應用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及百姓生活、民生及社會活動實踐中不斷取得新成果,各類IC卡的功能拓展與相互融合,使多功能卡發展的步伐加快。實踐證明:智能卡的廣泛應用對提高各行業及各級政府部門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實施政務公開,建設服務型政府,改善民生,方便百姓生活,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中都發揮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我國自主的數字化3C產業、移動通信產業和智能卡產業的創立,網絡電視、手機電視、手機游戲、手機定位、手機信息搜索,以及基于手機的各類電子支付應用和眾多RFID電子標簽應用應運而生,進一步促進了中國智能卡產業、無線射頻識別RFID產業和手機多媒體應用的融合互動發展,正在打造著更為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
RFID應用試點為物聯網發展打下基礎
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物聯網感知層核心技術之一,也是21世紀最具變革力的一項新技術,得到各國政府普遍關注。早在十多年前,金卡工程就將無線識別技術應用于行業智能卡,如:公安部采用非接觸式IC卡成功換發近10億張居民身份證,這是RFID在金卡工程建設中最早啟動的RFID成功應用范例。 2004年金卡工程與時俱進,引領RFID與物聯網在中國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設中進行應用試點與市場開拓,并將推廣RFID應用列入金卡工程重點工作,成立了由23個部門參加的RFID應用工作組,并在各試點省市積極而又穩妥地開展試點,務實的推動,現已初見成效。2009年我國RFID市場規模達85.1億,同比增長了28.3%,在全球已居第三位。
我國在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智能交通、自動化通關、城市暫住證等各類電子證照與特殊人員管理、煙酒及重要物品防偽和可追溯管理、特種設備強檢、CA認證與信息安全管理、動植物電子標識、食品/ 藥品供應鏈安全監管、獨生子女(新生兒)及寵物的跟蹤管理、軍用物資及集裝箱、郵件、包裹的實時跟蹤管理、奧運會、世博會等大型會議管理及人員、賽事及票務管理,貨物運輸以及現代物流管理等領域都已先后啟動了RFID應用試點,相關部委支持了一批技術產品研發和信息化應用試點工程項目,并取得了實際成效。各部門(行業)和地方支持金卡工程建設,并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探索物聯網應用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中國RFID市場規模
中國RFID市場需求已形成規模,2009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已達8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3%,在全球居第三位,僅次于英、美國。
金卡工程IC卡行業應用(二代身份證),使中國非接觸智能卡的數量已經達全球第一;
■ 國內RFID市場增長主要依靠政府項目的拉動。政府的引導與協調在我國RFID發展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 國家金卡辦成立RFID應用工作組,加強交流,把各相關部委和試點城市組織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推動RFID的行業應用與地方試點,有利于組織協調。
■ 金卡工程多功能應用聯盟及城市一卡通運營聯盟的成立,進一步推動了多功能智能卡及RFID的發展。
中央領導力主推行多功能卡
早在1996年,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就明確指示國家金卡辦要認真組織研究、開發多功能智能卡,以實現“一卡多用”,方便百姓;此后,朱镕基總理、李嵐清、吳邦國、溫家寶副總理等都為此做出批示。特別是金卡工程的幾個行業大卡:銀行卡、電信卡、二代證、社保卡、診療卡、加油卡、交通一卡通等,均未能實現跨行業的應用結合,協調難度大。 1993年金卡工程啟動時,電子貨幣銀行卡未采用電子部提出的智能卡方案,致使銀行卡長期使用磁條卡; 2001年中國銀聯成立時,金卡辦再次力薦發行統一標識智能卡,以促進銀行卡與行業大卡的結合,仍未如愿。2005年歐美的EMV遷移我們又努力過一次,成效不大,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一卡多用”才有明顯推進。
信息產業從我做起、先行試點
為使多功能卡應用有所突破,走出十年徘徊不前的困境,金卡辦決定首選信息產業先行試點。在2007年通過信息產業部電子科技委年度研究課題立項,我們成立了“手機與智能卡‘一卡多用’及RFID應用互動發展研究”課題組,經一年努力,寫出了上百頁的研究報告,并在信產部萬壽路機關組織了手機移動支付應用試點,用手機在食堂及小賣部消費,同時對核心芯片以應用軟件研發和測試,通過電子發展基金立項資助。應用試點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其中北京握奇數據系統公司開發的SIMpass一卡多用平臺和上海復旦大學等單位開發的相關系統,主要解決了多密鑰體系、多應用管理、多應用規范支持和多應用開發、電子簽名及空中充值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