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零售英雄落幕,一個時代的終結
過往的十年,是實體零售業失去的十年。十年之前,零售業躊躇滿志,欣欣向榮之勢日顯,十年之后,物是人非,零售業凋零之勢日盛,數據是現狀的最佳詮釋著。
全球而言,十年中,西爾斯百貨(Sears)市值下跌96%、JC Penny下跌86%、Nordstrom下跌33%、梅西百貨(Macy's)下跌55%、沃爾瑪相對而言不錯,僅下跌了1%。近年來,零售業更迎來關店潮,梅西百貨(Macy's)在2015與2016兩年間共關閉了44家門店,西爾斯百貨(Sears)在2015年則關閉了235家門店。
英雄落幕
據瑞士信貸集團分析師Christian Buss統計:“2017年至今,美國已有2880家零售商鋪關閉,2016年的同一時段有1153家商店關閉,預計2017年美國大約會有8640家店鋪關閉,這比2008年的峰值6200家還要多!”
反觀國內市場,同樣哀鴻遍野。2016年,華聯綜超首現虧損,豫園商城、中百集團、友好集團等利潤下跌超九成;新世界、文峰股份、漢商集團、銀座股份等利潤下跌超過五成。美特斯邦威三年內關店近1600家,波司登2015年關店超5000家,達芙妮2015年關了805家店。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自2012至2015年間,全國有138家百貨商場倒閉,262家超市歇業,而體育品牌店關閉的則有6209家。
一系列冷冰冰的數字彰顯了傳統零售的英雄落幕,目前,傳統零售已然陷入兩難境地:安于現狀抑或是追求改變?前者最終的命運是被淘汰出局;對后者,如何改變成為最大難題!
零售3.0時代
實體零售業為何會面臨目前全球性的衰落?亞馬遜、阿里巴巴及京東等電子商務巨頭當然部分地扮演了掘墓人的角色,這點從亞馬遜過去十年的市值增長了20倍以上,如今市值是沃爾瑪兩倍的表現便可見出端倪;此外,傳統零售本身亦是難辭其咎的,多年粗獷式的發展終于自食惡果,大量過剩的實體店如僵尸般地茍延殘喘,更為重要的是,傳統零售已跟不上用戶變化的節奏,消費在升級,用戶覺醒的自我意識,對品質以及品牌附加值的看重,對個性化與特色的追求;同時網紅經濟、粉絲經濟、社群經濟,共享經濟等新興觀念不斷沖擊傳統零售行業,零售商們緩慢的應對腳步更加速了其被淘汰的步伐!
正是在上述諸多內外因素的聯合作用下,傳統零售業亟待新變革,變革已然到來!
零售3.0時代
2016年10月,馬云在云棲大會的公開演講上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傳統零售行業受到了電商互聯網的沖擊,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加上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將結束,純零售的形式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如果把以沃爾瑪為代表的線下零售連鎖時代稱之為零售1.0時代,那么以亞馬遜、京東及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時代就是零售的2.0時代,而馬云提出的新零售時代顯然就是零售的最新版本,即零售3.0時代。
觀念的勝利
人類歷史的巨大飛躍,多數緣由觀念所起。公元前209年,秦國的陳勝與吳廣揭竿而起是不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在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民主思想的引領下發生;偉大的達爾文在十九世紀提出了進化論的觀念,世人得以知悉創造論的謬誤,如今進化論觀念在社會學、生物學、心理學、醫學等諸多領域中開花結果,澤被后世!
同樣,引領新零售的觀念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核心是將閑置的資源最大化利用。正是基于共享經濟的觀念,UBER,滴滴打車一舉顛覆了傳統汽車出行業;Airbnb顛覆了傳統房屋租賃市場,如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等共享經濟新形態不斷涌現,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零售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高度碎片化,加上廣闊的市場及較明顯的地域性特征,很難出現行業壟斷性巨頭,因此,即使是業內最大的企業,其市場份額也很難達到1%。而多數零售企業擁有大量閑置的客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資產還未被充分挖掘,這正是共享經濟的大忌,如能將這些大量的閑置資源匯聚起來,勢必會獲取巨量的商業回報!
共享經濟引領下的零售商會獲得怎樣的回報?日本零售業巨頭7-11的成功是最好的答案!
7-11模式致力于團結整條產業鏈上下游的弱勢參與者,按照嚴格的配對原則,精挑細選合適的工廠、小店和配送中心,重金打造自己的產業供應鏈,將170多家工廠、1.9萬多家小店和150多家配送中心直接連接起來,并打破原先要求全國每一個店進行均一化和標準化的管理模式,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按每個店所在地區和商圈的顧客需求,進行個性化的供需配對及個性化推薦,7-11打造出一個完善的共享經濟平臺。
誠如富基控股創始人顏艷春所言:“7-11通過共享經濟(共享研發、共享采購、共享物流、共享IT、共享金融),四個不賺(不賺差價、不賺通道費、不賺廣告費、不賺交易傭金),建立了最深的價值洼地,先一起把供應鏈總體成本和組織間交易的摩擦力降到最低,創造7-11共享經濟體整個組織最大的競爭力和最多的利潤,再與小店分配毛利,按不同店鋪類型的每年約定的指標倒扣38-65%,每月結算。”
這樣的結果是7-11在2016的零售總額為2473億人民幣,總收入457億人民幣,利潤93.8億人民幣,銷售額和利潤額都是全球業界第一,其凈利潤率高達20.5%,人均創造利潤約116萬人民幣,而全球零售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在3%左右間徘徊。
實體依然是最重要的戰場,但線上線下融合之勢不可擋!
今年四月,京東發布百萬便利店計劃,計劃五年內開100萬家京東便利店,早前京東就以43.1億元入股永輝超市并與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阿里巴巴早在2014年年底就推出了“千縣萬村計劃”,計劃用3到5年的時間投入100億元,開設10萬家農村淘寶店,阿里巴巴此外的線下布局還包括控股銀泰商業及入股聯華超市等。此外,國美、蘇寧等傳統巨頭在積極布局線上業務的同時,亦在加大線下的布局力度,紛紛將銷售渠道下沉。
春江水暖鴨先知,巨頭們往往更能感覺到瞬息萬變的市場氣息。正如馬云對新零售的斷言,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融合,此其一;其二是目前電商市場在經歷多年的高速發展后,已呈觸頂之勢,現強弩之末,增速日漸趨緩。對阿里巴巴及京東這樣的業界巨頭而言,急需尋找新的增長引擎,線下理所當然地成為這些巨頭們的新藍海,事實上,中國電商市場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贏家通吃現象,少數的幾家巨頭壟斷了整個電商行業的利潤,而90%的電商企業還在苦苦掙扎中。
其三,亦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實體零售依然占據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5%,也就是說,電商們撐到底,也就是在那區區15%左右的份額內你死我活,大頭依然在線下,對于這塊大肥肉,電商巨頭們當然不會安之若素!
電商與實體零售商之間的戰爭已進入新階段,各自都明晰對方的打法,彼此又緊盯對方口中的肥肉,相互膠著又彼此融合著,但戰爭的決勝點已經出爐,即新零售的核心競爭力數據、技術及場景構建。
新零售核心:數據、技術及場景構建
正如前文所言,就整體的戰略而言,新零售是基于共享經濟的觀念,在共享經濟的引領下,新零售得以創造出顛覆性的巨量效益;而就具體的實施戰術而言,新零售的三個核心競爭力則是技術、數據及場景構建。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飛躍,其背后多數都能找出技術的引子。蒸汽機的發明,深刻地改變了人類運輸與出行的方式;互聯網則使得信息的流通變得更加高效與民主。
技術對零售而言,是實現效率與管理從0到1的本質性飛躍,通訊技術解決了商品信息的即時傳輸等問題;一二維碼、RFID等自動識別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商品管理難題;現代化的物流與倉儲技術很好地解決了產品端到端的流通與管理問題;大數據與云計算使得商品滿足用戶的個性化等特色服務成為可能。
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AT三大巨頭中,馬云可能是最為看重數據的,他認為數據是原料,沒有數據什么都不行。事實上每年的雙11對阿里而言堪稱一場數據的盛宴,同時亦是阿里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對龐大數據處理能力的一次錘煉,三巨頭中,阿里在這兩方面的技術很可能是最強的,這就使得阿里未來在新零售領域中的發展充滿想象(比如構建消費者畫像、精準營銷、更及時有效的庫存管理、消費趨勢研判等),而這兩項技術的發揮都是建立在數據的基礎之上,這正是馬云對數據如此看重的原因。
近期鬧得紛紛揚揚的阿里與順豐之爭更是從側面驗證了數據的重要性,盡管在郵媽的斡旋下,最終雙方握手言和,但明眼人都知道,二者紛爭的背后,其本質是數據之爭,雙方都明白數據的價值,都想染指對方,因此,說數據是驅動新零售的原料并不為過!
對于消費場景的構建,實體零售商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完善的購物體驗天生就適合對購物場景的搭建。
近期,阿里與銀泰聯合推出的ONMINE零食館,其目的是為消費者搭建一個零食的售賣場景,在這個場景中,消費者不再是帶著強烈目的性的買完就走,商家更希望消費者能在店鋪內休息片刻,一則可加深消費者對場景的黏連度,二則提升消費者在店內消費的可能性。同時,阿里的大數據會幫助分析ONMINE所在地消費人群的消費習慣和商品喜好等屬性,讓ONMINE能夠更及時準確地獲取消費者信息,從而對門店商品進行調整。
事實上,電子商務同樣亦能構建出合適的消費場景。當下正大行其道的粉絲經濟、網紅經濟、直播經濟及社群經濟等,就其本質而言,都可稱是一種網絡營銷場景的構建。無論是線上抑或是線下,消費場景的構建必然會是新零售的又一核心競爭力!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零售業的變革已然到來,唯有順勢而為方能致勝未來。
何為勢?數據、技術及場景構建已成為新零售的核心競爭力,成為驅動新零售的三駕馬車,只有三駕馬車方向一致、齊心協力方能發揮出新零售核聚變式的競爭力!
對廣大零售業者而言,最重要的當務之急的是如何利用合適的技術去獲取龐大有效的數據信息?怎么利用大數據技術去進行數據挖掘及營銷?哪些最新的技術可幫助零售業效率實現質的飛躍?又該如何快速地搭建高效的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呢?
上述的一系列問題幾乎亦囊括了新零售的所有核心競爭點,這正是物聯傳媒舉辦2017年深圳國際零售智能化創新應用大會的初衷。
2017年8月17日深圳會展中心,主辦方物聯傳媒將廣邀知名企業代表、業界專家、行業資深人士及政府權威機構代表共聚深圳國際零售智能化創新應用大會,現場的業界大咖們將重點圍繞新零售的三大核心競爭力數據、技術以及場景構建與參會者展開深入廣泛地交流與探討,歡迎廣大零售業界朋友參與!
消費升級
關于消費升級,當然也是言及新零售所必須談及的問題。就零售業而言,找出其中蘊含的常量也許要比發現其變量更為緊要,零售業永遠是關乎商品與顧客的,這是零售業的兩個常量,也是筆者在談論消費升級時要著重探討的。
此輪消費升級中,顯然顧客對商品的品牌及品質提出了更多要求,正如十月媽咪副總經理衛達所言:“今天,對消費者來說,品牌和品質成了最重要的標簽,其他諸如價格啊等等都不再重要。”顧客對價格的敏感度在下降,對商品品質、使用體驗、價值認同、品牌及其附加值乃至由商品本身所營造的情感與想象等都可能成為顧客選擇的因素。
新生代已然成為零售業的消費主力,這一代人是伴隨互聯網一起成長的,信息不再閉塞,自由開放,他們更加注重表現個性與自我,個人主義、善變、自我、情緒化成為他們的標簽,
由此衍生出消費升級的五個新特征:
1、精致性價比產品;
2、符合我的個性;
3、關注社群社交;
4、為愛好與興趣買單;
5、更樂忠于場景消費。
顯然,傳統零售商的單品經營模式正日漸失效,注重“私人定制”式的個性化的單客經營模式正在逐漸崛起,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先生在談及智能制造時所言:“緊要的是與用戶建立連接,面對用戶不同的個性化需求,能不能在車間的生產線生產,如果能,那么這個生產線一定是柔性的,不但生產效率高,而且變化也非常快,這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這何嘗又不是新零售的愿景了?
最后,筆者引用還原麥當勞創業史的電影《大創始人》中的精彩獨白來收尾:
這世界沒有什么能夠代替堅持,
天賦不能,
我們常見到失敗的天賦異稟者;
天才不能,
無法實現目標的天才早已是陳詞濫調;
教育不能,
這世界充斥著高學歷的傻瓜,
堅持與決心才是所有力量的源泉!
謹以此文與廣大零售業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