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售后房老小區,早就不再是一幅“配套設施陳舊、管理手段落后、大門口坐著老伯伯”的畫面。有不少老小區,正在靠著居民自治、多方眾籌的力量改頭換面,甘泉路街道的一個小區,從曾經的“治安洼地” 搖身變成了一個智能化安全小區。
甘泉苑居民區平利路38弄小區,之前也一度面臨環境臟亂差、人員隨意進出、技防設施缺失、偷盜案件高發等問題。如今,出入小區直接刷臉、智能化非機動庫免費停車、50余個高清探頭安防無死角……
一個無縫連接的“智慧安防小區”,不僅實現了社區“零發案”、火災“零警情”,還利用改造契機對小區常住人員進行全面身份信息采集,實有人口登記率達95%以上。
智能門禁系統:刷臉細分出入人群
站在平利路38弄小區入口處,人臉識別攝像頭對準來訪者掃描,如果識別成功,自動門就會緩緩打開,準許進入,識別過程不到一秒。
這個新型智能門禁系統對幾類人群進行分類管理。對于小區常住戶,通過身份錄入和人像采集系統已預存信息,可直接刷臉進入;針對小區租戶,則要帶上租賃合同,先到物業登記再錄入人臉信息;而對于訪客也進行細分,常住居民常來常往的親朋好友可享受同等待遇,事先進行人像采集錄入,即可獲得準入許可,偶爾來訪的訪客或是快遞外賣小哥,則要在門衛保安處進行詳細登記;一旦刷臉刷到可疑人員,系統就會自動報警,保障居民安全、小區平安。
大門可入,進入樓棟還需驗證一次。在該小區內,共有3棟15層的高樓,342戶居民,常住人口1200余人,但無論是業主還是租賃戶,都需要在所在樓的門禁系統中錄入信息權限方可暢通無阻。
居民還可以通過手機軟件APP“聯享家”,進行門禁解鎖。家住3號樓的管老伯說,以前出門除了鑰匙、錢包,還得多帶一張門卡,有時候忘帶了還挺麻煩,現在用上“人臉識別”高科技就方便多了。
非機動車車庫:智能門禁與充電設施替代人工值守
小區的非機動車庫也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車庫安裝的智能門禁替代了人工值守,小區居民憑刷門禁卡進入車庫。這一變化,不僅杜絕了無關人員進入車庫,更是從根本上解決了車庫住人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但無人值守并非無人看管,通過在車庫中安裝高清監控攝像頭,物業人員可以全天候監控車庫情況,對發生的意外情況第一時間做出響應。同時,對發生偷盜等事件之后的取證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車庫里還統一安裝了智能充電設施,居民只需掃一掃充電設施上的二維碼,根據提示即可進行充電。充電過程中還能通過APP軟件,實時查看充電情況,如果電量已滿,可一鍵停止充電。
更驚喜的是,非機動車庫對本小區居民實行免費停放政策,充電也相當實惠,1元錢可充7小時,并且按照充多久算多少扣費。
這一舉措從根本上解決了小區非機動車亂停放問題,獲得了居民們的一致認可。居委會主任曾謹說:“以前因為車庫要收取一定看管費,居民們都選擇把車停放在樓道,私拉電線充電。現在通過改造,居民們都踴躍地到物業實名登記車輛,享受免費停車、優惠充電的好福利。”今年9月,居委會還牽頭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對車庫里的僵尸非機動車進行了統一整治,騰出了更多的公共空間。
此外,在這個面積不大的小區,還能明顯感受到的一個變化是隨處可見的攝像頭,給人十足的安全感。據業委會主任裘建華介紹,50個新安裝的高清探頭保證小區無死角,不再是設備破舊的“睜眼瞎”,不僅可以24小時實時采集進出車輛、人員信息,自動抓拍比對進出小區車輛號碼,連一向難以檢測的高空拋物都能精準監控。
眾籌模式打造“智慧安防小區”
售后公房小區如何支撐起 智能化改造的支出呢?答案是:眾籌。
居民區書記龔麗芳覺得,改造成果初顯,既離不開甘泉街道、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及社區單位的資金支持,也離不開甘泉派出所的總體部署和技術指導,應該說是“四位一體”自治和共治的結果。
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的緣起,還要從3年前說起。2016年,平利路38弄小區發生一起尾隨搶劫案,盡管當時很快便破案,但卻嚴重影響了小區居民的安全感。對此,甘泉派出所對該小區內入室盜竊、盜“三車”、電動車違規充電等嚴重影響居民安全感的警情進行了細致梳理,會同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單位研究安防對策,最終明確了以小區微卡口、高清視頗、樓宇門禁、非機動車車庫為重點的智能化建設目標。
針對售后公房維修基金緊張,無法獨立支撐智能化改造的實際情況,平利路38弄小區多管齊下,打造資金眾籌模式共贏點。
社區鼓勵業主自籌資金。小區內一位華僑,因感念居委會對其母親的照顧,自愿捐贈8萬元用于小區建設,居委會將這筆捐款作為啟動資金。在居民區黨總支的引導下,按照“誰受益、誰投資”原則,業委會主任發揮“領頭羊”作用,多次召集業委會成員商議智能安防社區建設相關事宜,進一步明確了建設方向、具體項目和資金來源,并嚴格按照規范程序,由全體業主委員一致表決通過,使用4萬余元房屋維修基金參與小區智能化改造建設。
業委會積極探索市場運作機制,動員小區物業投入部分資金,并利用小區廣告投放收益,以及小區路面改造增加20余個機動車位所產生的預期收益(由物業公司先期墊資6萬元),為周邊大型超市提供員工非機動車及顧客機動車日間錯峰停放服務所產生的先期收益(由大型超市支付2萬元),對小區相關設施進行智能化改造。
此外,居委會還得到了街道大力支持。甘泉路街道、甘泉苑居委會結合“美麗家園”建設,先后完成了小區路面改造、大件垃圾廂房改造、新建葡萄藤涼亭、宣傳欄改建、晾衣架統一修復、增補小區綠化等民生工程,為智能車庫建設、視頻監控部署等創造了條件。
通過“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的模式,經過近3年的實踐,小區各方面成效顯著,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得到大大提升。“以前大家連好一點的鞋子都不敢放門口,現在這些終于成為過去式了。”居民們滿意地夸贊道。
未來,平利路38弄小區還將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提升,例如非機動車庫實現人臉識別,修建健身步道、居民活動中心等,讓小區更加文明和諧。